什么动物是被自己蠢死的?傻狍子说:我投人类一票
原问题:有没有什么动物是因为自己的愚蠢而死的?
知友@一个男人在流浪 (海洋、海洋生物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15000+赞同)
我一直认为,用人类价值观衡量其他生物的方式是不妥的——「聪明」「愚蠢」之类的,不应该是用来形容生物习性的词汇,任何一个物种能走到今天,都是与自然环境顽强斗争的结果,这些伟大的生命历程不是用来给我们这样轻率评判的。
对,我说的就是轻率评判,你觉它们蠢,只能说明你对这些看起来蠢的习性并不了解,更不能明白它们存在的现实意义。
「傻」狍子
首先说一下这种话题里必然会存在的主角——狍子。经常看到很多朋友解释傻狍子的「傻」字是因何而来,那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叫做「狍子」?
我们中国分布的「东方狍」,在冬春季节,必须要面临一个事关生死的问题:如何御寒?
由于分布区域大多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冬季大雪封山,寒风呼号,狍子很难觅食到足够的食物来抵御严寒。这甚至逼得孕期的雌狍子必须暂停胚胎的发育才能应对!
为了尽量减少能量消耗,狍子会找一个视野相对开阔(方便发现天敌和快速逃离)、植被茂盛(这里的「茂盛」并不是夏天时那样的郁郁葱葱,而是有足够的枯草、树枝条组成屏障来抵御寒风)、光照充足(尽量补充热量)、积雪较浅(尽量节省体力)的地方,用蹄子刨出一片裸露的土地(避免直接趴在雪地上进一步流失热量),这叫做狍子的卧息地。这就是「狍子」的得名来源。
而一旦在此时遭到天敌的攻击,狍子会很快四散跑去,但不会跑太远,因为它的丛林生活环境与东非大草原、内外蒙草原截然不同。这里的天敌——比如豹、猞猁、虎,都不会像草原上的狼群一样长途奔袭紧追不舍,如果一次偷袭不成,天敌就会果断放弃,再去其他地方寻求机会,狍完全没必要撒丫子狂奔几公里,而跑开一段距离之后,它就会回头警戒,如果确信安全,甚至会再回到来之不易的卧息地里去。
但是和以往的天敌不同,人类的捕猎方式截然不同,人类会长距离地追踪狍,也会守在狍的卧息地等候,前者使得狍子「跑开一段——回头警戒」的模式完全失效,让人有了狍子「傻到不会逃跑,回头看」的印象。此外,长距离的追击会使得本已经营养严重不足的狍体力不支倒地,造成「把头埋在雪里,以为猎人看不到它」的印象。
要知道,东方狍和西方狍的分布极为广泛,从北欧到东北亚到处都有。能在这么宽阔、自然条件这么严酷的区域里存续至今,这怎么可能是愚蠢的物种?但是时至如今,曾经数量众多的狍却不断受到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的影响而频遭危机,这是因为它的愚蠢造成的吗?
渡渡鸟、鸮鹦鹉
再说渡渡鸟、鸮鹦鹉这样的岛屿生物。
由于生活环境狭小,这些生物往往在有限的分布区域内演化出高度的适应性,比如鸮鹦鹉,虽然已经失去了飞行的能力(是唯一一种不会飞的鹦鹉),但是这是因为「不会飞」最有利于其生存——在它生活的新西兰地区,缺少陆地上的哺乳类、爬行类天敌,而空中却有猛禽威胁,那么躲在茂密丛林的地面上就是最安全的策略。
相应的,几维鸟在新西兰从冈瓦纳古陆剥离出来之后,还保持着基本的飞行能力,来到新西兰之后,此地已经被它的亲戚——恐鸟占据,殊途同归,恐鸟抢占的是大型陆地生物的生态位,依靠巨大的体型来对抗天敌巨鹰,而几维鸟抢占的也是小型生物的生态位,依靠在夜间活跃于丛林中来躲避空中威胁。
与鸮鹦鹉、几维鸟不太一样,渡渡鸟生活环境里,空中天敌也比较少,但毛里求斯的雨旱季分明,这样的自然选择使得体型更大、储存更多脂肪的个体更能存续下来。一方面是越来越大的体型,一方面是完全没有必要再维持高能量消耗的飞行,两种自然选择导致了其逐渐丧失飞行能力。
人家原本凭借着昼伏夜出,或完善的保护色,巧妙地躲过了空中威胁,高度适应着当地环境,可谓演化的非常成功,何蠢之有?
但这些孤岛相继被人类发现、殖民,由此带来的快速又剧烈的变化,远远超出这些生物所能适应的能力,由于人类的直接捕杀,或人类带来的猪、猫、鼠、鼬的威胁,就成了这些鸟类原本无需担心的「陆地天敌」威胁,而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岛屿普遍不大,人类活动更容易影响到整个种群,岛屿生物往往会很快走向彻底灭绝。
实际上,16世纪之后的大灭绝过程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岛屿生物。而同样的道理,当代的许多生存环境被大大挤压的生物,也更容易走向灭绝,比如已成往事的白鱀豚,比如差点因为一场春雨团灭的高鼻羚羊,比如正因为江苏填海而受到严重威胁的勺嘴鹬。
美澳哺乳动物
再说像澳洲有袋类,和北美的一些大型哺乳动物。
新大陆不比孤岛,有足够多样化的生态环境来孕育大型生物,有袋类在澳洲繁衍昌盛,而北美更是马、骆驼等大型哺乳动物的故乡。
图源:pixabay.com
相比于非洲、亚欧的原生生物,这些新大陆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并没有接触过智人——也就是我们。它们并没有辨识人类威胁的能力,也没有伴随着人类捕猎技巧的不断增长同步演化出躲避的能力,这就使得它们在与人类的前期接触中显示出显著的「不怕人」的特征,这一点在例如渡渡鸟这样的岛屿生物上也非常显著。
而即便是有袋类填补了几乎所有生态位的澳大利亚,许多有袋类生物已经演化出了对有袋类捕食者(比如袋狼)的规避能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巨变依然超出了它们所能承受的水平,兔类泛滥挤占了一些小型有袋类的生存空间,为了防治兔灾引进的狐狸、猫,反而更容易捕获这些原生生物。
而在自然界中,如果某种天敌数量增多,被捕食者大量减少,一定会反过来又影响到天敌的种群规模,两者总是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下。
但由于人类社会的技术爆发,农业和医学的发展,养活和延续了更庞大的人口,更先进的捕猎工具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即便是与人类相伴多年的亚非欧原生生物都陷入了快速灭绝的漩涡,更不用说这些毫无准备的新大陆生物了。
因为皮毛贸易而迅速灭绝的图拉克袋鼠
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活动影响来临之前,这些生物的种种看起来好像很蠢的行为,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都有着巨大的实用意义,正是凭借这些习性,生物完美地适应了当地环境,使得它们能在寒冷的林海,匮乏的孤岛,贫瘠的戈壁,顽强地生存着。
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拥有了足够强大的对环境的影响能力,并借此驱使欲望肆意横行,不仅给这些生物带来了威胁,也同样在破坏着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空间,所以到底是谁愚蠢?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在消费完了这些动物后,大家在开心一笑,强化了对动物们的固有错误印象,却没有人去深究这些动物真的是像这些答案这样,把自己蠢死的吗?
鲸头鹳
先说结论,鲸头鹳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强大的动物,而非视频里展现的那种蠢萌。
虽然它长这样
对比一下,确实还蛮像的
鲸头鹳二十厘米的鸟喙可是是针对 40+厘米的肺鱼的,试想一下,大家拿钓大鱼的鱼钩,能够很轻易地钓到小鱼吗?
这才是人家野外的食谱,看看这鱼是不是大多了。
事实上,鲸头鹳可是非洲大陆上较为顶层的掠食者,并且是鳄鱼的天敌,它们大量捕食肺鱼等底栖型鱼类,并且经常捕食小鳄鱼。
这幅画反映了鲸头鹳的食谱
现在,大家还觉得它们是被饿死的吗?
鲸头鹳的捕猎模式,保持静止,发现目标后猛地向前扑击。用大嘴从泥沙中将鱼刨出来。
还有另外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是饲养在动物园的饲养环境并未满足鲸头鹳的需求,导致了它们的行为异常。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很多饲养在人工环境的动物中都会出现,通常发生在生态链地位比较高的物种身上。
它们数量减少主要的原因是栖息地被人类占据和破坏,而不是因为它们的生存能力有问题。
墨西哥钝口螈
这个更简单了,为什么墨西哥钝口螈(六角恐龙)接不住鱼粮呢?因为它们是吃活食的……它们是吃活食的……吃活食的……活食。
因为不适应人造的鱼粮而接不住食物,你们认为它们是蠢死的吗?
蜜罐蚁
研究蚂蚁更是在下的本行,在这个星球上生活了数亿年的蚂蚁,确实是生存得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而澳洲的蜜罐蚁,更是以它们高度特化的习性,成为了在沙漠里这样的极端炎热气候下成功生存下来的物种之一。
首先,沙漠地区水分稀少,蜜罐蚁很难得到稳定充分的食物供应,在一年里少数的雨后,植物才会分泌大量的花蜜,这时候食物又会过剩。那么蜜罐蚁是怎么解决在沙漠中的生存问题呢?
于是蜜罐蚁的工蚁之间会分化出一些贮蜜蚁,专门负责储藏花蜜。蜜罐蚁中只有身材高大的工蚁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具体选拔机制尚未研究明白。这些工蚁专门负责在蚁巢里的房顶吊着不动,等着外面的工蚁在雨后大量收集花蜜,然后喂给贮蜜蚁来储藏起来。直到环境回归恶劣的时候,再慢慢地靠这些工蚁的储藏来维持生活。而沙漠里的高温问题,它们通过将蚁巢挖得很深来获得合适的生活温度来解决。
至于前面答案里说的吃得撑到死,完全是主观臆断,是不存在的。
这样一种优秀的物种,靠着演化慢慢地适应了沙漠的恶劣环境,你们觉得它们是蠢死的吗?
贮蜜蚁就是我们了,这可是真实图片!
澳洲土著将蜜罐蚁当成一种零食,但他们往往要痛苦地挖掘它们深达数米的蚁巢。
以上只是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答案来反驳,其实像平头哥蜜獾那样的,大家对它们也存在很多的误解,它们除了走投无路,其实很少挑战别的大型捕食者。在自然界中,往往受伤就意味着死亡,大型的捕食者之间在见面的时候往往都是互相绕道走的。哪怕是蜜獾这么成功的物种,当它们挑战狮子之类的捕食者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也是死亡的下场。(虽然狮子也很嫌弃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罢了)
从上面举的那些例子中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大自然是无情且野性的。动物们其实都是在为了生活搏斗。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在漫长的演化道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演化不是一个动画,而是一个史诗。
作为人类,相比于保持我们的无知,不如更多的尝试去尊重,去敬畏自然。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意犹未尽?
点击下列「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文章
如果你不主动找我,就算我想跟你说话也不主动找你 | 会送命的小事 | 拥有一个稀有的姓 | 优雅地骂人 | 短期内学会且易于展示的才艺 | 性别限制了想象力 | 北方人的饭量普遍比南方人大吗?| 可以提升生活品质的事情 | 女性会让你觉得有素养的瞬间 | 孟美岐 | 朋友圈点赞
▼点击阅读原文,去知乎和作者聊聊